教育资讯

客服热线(微信)

18271691218

课堂教学中,学生是课堂的主人


频道:教学资源 来源:湖北师大家教网 www.hbsdjj.cn 点击:223 日期:2015/1/30

课堂教学中,学生是课堂的主人,老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,是课堂的核心。因此,在数学教学中,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,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,创设生动有效的情境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、引导有效的自主探索,让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学习内容,让教学“活”起来。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数学教师,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应该要具有科学性、启发性、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,鼓励学生合作探究。

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:一是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较低甚至出现无效教学现象;二是数学成绩两极分化较严重,特别是在民族地区显得尤其突出;三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感兴趣,从而不愿意参与。现实教学中,教师教得辛苦,学生学得痛苦的现象普遍存在,如何改变这一现象,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,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活力,是一个令人沉思的问题。就此问题,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去体会、探讨。

一、数学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性

俗话说: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。课堂教学也不例外,在课堂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,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,首先要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,开始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。例如:在跟学生一起探索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,教师从一个实际问题的情境引入,首先用课件展示一张有舞台背景的图片:学校准备举行庆祝晚会,请人布置了一个舞台,舞台背景的形状是两个直角三角形,工作人员想知道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,但每个三角形都有一条直角边被花盒遮住无法测量,同学们能帮他想个办法吗?提出问题后,老师就让学生小组讨论,在一阵激烈的讨论后,大部分小组都已经有了结果,老师先叫了一个 中等水平的小组代表发言:“我认为可以量没有被遮住的那条直角边和靠近地面的那个锐角,如果他们分别对应相等,就可以依据‘角角边’来判定这两个三角形全等”。老师满意地点了点头,其他小组还有许多只手高高地举着,“我认为可以测量斜边和一个锐角”;“我认为可以测量没有遮住的直角边和上面的那个锐角”……这一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提出后,立刻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,同学们各抒已见。导入是数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,也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和关键,因此在平时的备课中我们要注意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,不断探索,设计出小巧灵活,适合教学的新课导入方法。

二、运用有效的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,感受教学的“抽象之美”

数学知识是抽象的,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,充分启发引导学生,让他们在积极主动的观察、实验、讨论数学活动中理解知识,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,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,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的机会,对学生而言,知识的理解立足于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经验,是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,因此如何理解教材并使之得以合理有理的实施,这取决于教师的创造性劳动,如有位老师组织的“等腰三角形的性质”的教学时,这位老师和学生一起拿出课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,按课本要求剪出三角形,并设问:剪出的三角形有什么特点?学生在自己操作的基础上较易发现,剪刀剪过的两边是相等的,老师马上给出等腰三角形及“腰”、“底边”、“顶角”、“底角”等概念,学生自然理解,此时老师再问:大家剪出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?它的对称轴是什么?学生们议论片刻后,纷纷拿起手中的等腰三角形纸片折了起来,陆续得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的结论,继而找出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,学生的探索热情正被激起,此时老师抓住时机提问:在刚才折纸的过程中你们还发现了什么现象,继而猜想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?一石激起千层浪,课堂顿时热闹开来,讨论声此起彼伏,之后学生们的汇报让大家思考颇多。

三、精炼教学语言,提高课堂语言的有效性

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,课堂语言的有效性应该讲求教学语言的艺术和技巧,做到清晰精炼,重点突出。数学语言是师生双方传递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载体,亲切、感人的数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,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,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,教师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,语言应亲切、富有情感、应准确规范、还要幽默风趣、通俗易懂,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运用概起来就是“情、精、准、趣”。课堂语言既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,又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,课堂上的语言要形象具体,深入浅出、生动有趣、幽默诙谐、富有感染力,使学生透过教师的教学语言探知教师思维过程,学习到思考问题的良好方法,从中体验到思维过程中的快乐,从而提高教学效果。

四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,提高课堂教学效果

课堂练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有效的课堂练习,不仅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,而且能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,从而修改教学方案,提高课堂教学效益。我认为:一、练习要有目标性,要萦绕教学目标进行,选择练习的数量要精致,时间以十五分钟为宜。二、练习要及时。按学生对当堂所获得信息重复循环,实现记忆层次的转化(瞬间记忆——短时记忆——长时记忆)。三、练习要有层次性。选择练习题,做到由易到难,以简驭繁 ,既有坡度又有跨度,练习题设计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,即要使中下等生“吃得消”,又要使优异生“吃得饱”。同时,教师要根据当堂练习的情况及时反馈,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,予以纠正。

五、重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

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听、说、读、写、想等方面的能力,它们是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,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力的保证。在数学教学活动中,“听”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,同时也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,这就需要“听”的技能;“说”就是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,对数学中的概念做出解释,与同学之间进行讨论,向老师提出问题,使得自己的见解和提出的问题易于被别人理解;“读”就是学生阅读能力从某种层面上讲,也是为今后“说”的技能打基础;“写”就是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具体运用到学习活动中去,它是学生学习知识,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。例如:数学中的一些证明题,有很多学生都知道它的证明方法,针对其中的知识点,但总不能够很好的以“写”的形式将其证明过程展现出来。即使写了,但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也较为混乱,推理过程也不够严密,这些都是数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,从某一侧面也体现了培养学生“写”能力的重要性。“想”就是要发挥学生自由想象。例如:我们在讲完“圆的有关性质”后,提出“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?”;“车轮做成正方形的行吗?”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,在想象中感受、体验,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,又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的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。因此,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形成听、说、读、写、想等方面能力的条件,并不断摸索培养的规律和方法。

六、数学课堂要对知识应用进行探究

探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和生活实际的联系,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,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,如学习相似三角形和函数知识后,测量建筑物、树、旗杆的高度是典型的探究性问题。为了测量旗杆的高度,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学校升国旗的场所,记录所遇到的实际情况,设计出方案小组讨论交流,总结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。生甲:爬到旗杆上去测量;生乙:把旗杆放倒测量;生丙: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,人与阳光下的影子及旗杆与阳光下的影子构成两个相似三角形,通过相似三角形比例关系来计算旗杆的高度;生丁:在阴天里,将镜子放到地上照,通过人眼与镜子及旗杆构成相似三角形,按比例关系计算高度……通过听取学生应用知识进行探究,最后选择了最佳方法进行解答。

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,教学的本质是交往,而交往的本质体现在师生积极、高效的互动探究。尤其对于农村初中,更应把学生自主学习,互动探究能力的培养放在数学教学的首位。在实施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中,教师应注重创设问题情境,引发学生探究欲望,尽可能地使教学设计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,并且有一定的情趣,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,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,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。成功的课堂是教师引领学生,让学生去经历、去探索、去发现、去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欢乐。在课堂上,学生在数学知识、情感体验、拓展视野等方面都有所获,这就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。

------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,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。

编辑者:湖北师大家教网_黄石湖北师范大学家教中心http://www.hbsdjj.cn)